中國郵輪產業“撈金”不易
2012-07-31 16:52:3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母港區域影響力尚未形成
近日,亞洲最大的豪華郵輪“海洋航行者”號駛離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開啟以上海為郵輪母港的14個航次的夏季郵輪度假航線,郵輪母港的“聚財”優勢又一次成為熱點。按國際公認的說法,郵輪母港的經濟收益一般是?扛鄣10~14倍,郵輪母港對所在區域的經濟具有較強的推動力。以“海洋航行者”號為例,其一天的日用品、食品等物資需求量達到近10萬美元,一艘郵輪每航次的采購量往往突破100萬美元,一旦上海成為郵輪的供給采購地,采購市場將會大大繁榮。
這種依托郵輪產業帶來的衍生效益為全國各大港口城市帶來一股郵輪母港投資熱潮。天津、青島、廈門……沿著中國漫長的海岸線,這些擁有港口優勢的城市都開始關注郵輪碼頭的規劃與建設,爭做中國的“國際郵輪母港”.日前,青島郵輪母港啟動區規劃建設初步方案已上報并獲得通過,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將投資9.2億元籌建青島首個專業化郵輪碼頭。
國內旅游和文化學者裴鈺對記者指出,各地郵輪母港建設的風起云涌,一方面是因為郵輪母港經濟收益較大,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海洋經濟”.長期以來,濱海旅游業在中國海洋經濟總產值的行業占比約25.6%,一直排在前列。濱海旅游業是海洋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其產業升級必然之選便是郵輪旅游。加上國家 “十二五”規劃清晰地指出“把推動服務業大發(船機庫 位置)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并進一步明確“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這意味著,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旅游服務業必須全面升級,其新型優勢產業會是“四大金剛”--高端商務、高端會展、旅游地產、郵輪旅游。“吸引國際級郵輪,推出各類郵輪旅游航線,帶動郵輪業的發展,建設郵輪母港成效最快。”一業內人士表示。
但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有專家表示,郵輪要變為“經濟”,只有碼頭是遠遠不夠的。雖然郵輪母港建設可以吸引更多郵輪的到來,但據國際郵輪業協會和商業研究及經濟顧問統計,郵輪母港城市對區域經濟帶動量年均增長9.8%,目前的中國郵輪母港都不達標。據了解,在國外,每個郵輪母港都會有一個對應的郵輪旅游區域,且該區域有一定的輻射效應。如巴塞羅那郵輪母港對應地中海郵輪旅游區域,安南普頓郵輪母港對應西歐郵輪旅游區域,邁阿密和紐約郵輪母港對應加勒比郵輪旅游區域。這些郵輪母港都促進了區域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了經濟的增長。而中國郵輪母港其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尚未形成自己的郵輪旅游區域。
“發展郵輪經濟,建設郵輪母港無可厚非,利于以后郵輪經濟的發展,但目前各地政府當務之急是深耕郵輪產業的旅游競爭力,轉變融入旅游產業集群方式,任何缺乏可持續性的增長都將陷入停滯。產業大潮固然壯觀,但真金白銀才是王道。各地政府要考慮的是如何以郵輪母港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裴鈺進一步指出。